——袁家边社区老干部群体“世界帕金森日”科普主题活动新闻稿
2025年4月10日上午,袁家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热闹非凡,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区妇联举办的“同心巧手织健康 科学抗‘帕’护家园”世界帕金森日科普主题活动在此开展。社区老干部群体居民通过“理论学习+科普实践+非遗手作”的多元形式,沉浸式参与疾病防控知识学习与传统文化体验,为构建健康社区注入温暖力量。
理论学习强根基,民生服务践初心
活动伊始,志愿者老师带领老干部居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“挑大梁、勇争先、走在前、作示范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重点围绕“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”“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”等要求,结合社区实际阐述如何将理论转化为服务民生的具体行动。
科学抗“帕”有妙招,共情体验暖人心
在帕金森知识科普中,志愿者通过动态演示图解析黑质多巴胺神经元退变过程,帮助居民建立全面的病理认知。同时展示“三级预防”路线图,涵盖早中晚期防控策略,构建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;现场还特别设置“震颤模拟”体验区,居民戴上特制装置尝试握勺子、盛东西等日常动作,切身感受帕金森患者运动迟缓的困扰。志愿者同步讲解高纤维饮食、居家防滑改造等实用技巧,将科学防控融入生活细节,让抽象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健康指南。
非遗手作传匠心,指尖运动护健康
“螺钿发簪手作”环节将非遗技艺与健康管理巧妙结合。在志愿者指导下,居民们完成“纹样设计—拼贴定位—多层髹漆—研磨抛光”四道工序。螺钿工艺细腻的拼贴与打磨过程,不仅让参与居民领略到传统手工艺的精美,更在无形中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。志愿者在互动中适时科普,手部运动能刺激神经末梢,对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有积极作用。该环节展示传统技艺与现代健康理念的碰撞,让文化传承更具时代价值。
此次袁家边社区“世界帕金森日”科普主题活动顺利完成,它让“科学抗帕”从理念转化为行动,更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活力。随着“健康中国”战略的深入推进,此类“接地气、聚人气”的社区活动正成为袁家边社区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的亮丽注脚,为建设幸福的社区家园凝聚起强大合力。